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仇商仇富怨氣升 港府要正視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港聞
 

仇商仇富怨氣升 港府要正視

香港市場「全國化」令中港矛盾衝突不絕,但其實本港社會矛盾亦日趨嚴重,尤其貧富懸殊加劇,基層未能分享經濟成果,政府除要關注族群矛盾,亦須正視仇商仇富的怨氣升溫問題。

大批內地人來港搶奶粉、搶貴樓及搶產床,有關問題其實已持續多年,該等商品及服務更相繼出現「爆煲」,民怨日深。

其中不少內地投資者湧港大量購入房地產單位,雖可起財富增值效應,令本港物業持有人受惠,但樓價、租金急升,中產及基層置業、租樓難。行政會議成員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早在去年3月已提出,港府應考慮另闢市場,以照顧本地人需要,情況最壞時,或須考慮設限制性措施。

外憂內患 基層未享經濟成果
不過,本港社會出現的矛盾,可用「外憂內患」來形容,除了內地人湧港消費,本地市場全國化帶來的苦果,港人亦面對貧富矛盾惡化的問題。

中大亞太研究所本月初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僅得23.8%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香港是和諧社會,近7成更認同市民與大財團、市民與政府、貧富之間矛盾嚴重惡化,影響社會和諧。

值得留意的,是官民之間矛盾嚴重的比率,更由06年的34.6%,急升至今年的67.6%,繼不滿大財團後,成為第二大的社會矛盾項目,顯示市民認為未能改善貧富懸殊、樓價急升問題,政府施政不力是難辭其咎。

有立法會議員昨日出席《城市論壇》時指出,社會矛盾日趨嚴重,基層收入倒退,未能分享經濟成果;而中產無安全感、基層對未來無任何希望,正是社會矛盾的根源所在。
倘若下屆政府不採取有效措施處理,怨氣加劇勢必不利社會穩定發展。


*********************************************************************************



 市民關注公屋資源被雙非童瓜分,惟申請公屋須滿18歲,料短期內不受影響。 (資料圖片)
市民關注公屋資源被雙非童瓜分,惟申請公屋須滿18歲,料短期內不受影響。 (資料圖片)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港聞
 

樓市「染紅」 料延至藍籌屋苑

香港市場「全國化」近年帶旺百業,但另一邊廂卻令中港矛盾加深,港人最不滿搶貴樓推高樓價,有地產界人士更料樓市「染紅」,會蔓延至藍籌屋苑。

自由市場 無意推限購
但政府消息人士重申,現時只會集中以增加土地及住屋供應為主,無意推出限制內地人在港買樓的措施,以免影響本港行之有效的自由市場運作。

內地人在港置業比例,近年持續上升。中原地產研究部調查顯示,去年本港登記的一手及二手住宅買賣合約的內地個人買家,佔整體金額比例達18.6%,佔整體宗數亦達10.9%,連續3年上升。

其中一手及二手豪宅宗數比例,去年全年佔總數33.3%;而金額更佔37.1%,成為市場最大的購買動力。

中原地產豪宅山頂南區及中西半山董事何兆棠表示,最近3年內地買家佔物業成交的比例明顯增加,如南區逾億元的山頂豪宅,內地客比例由一成大增至五成。
不過,調查顯示中小型住宅的成交宗數,去年內地買家僅佔9.8%,金額只佔12.7%。

推高一手樓 青年置業難
內地人來港置業出手闊綽,難免令渴望上車的港人「眼紅」;現年26歲的林先生,與女友月入共約3萬元,兩人擬3年後置業共諧連理,卻發現一手私樓價格高得驚人,結婚計劃須押後︰「新盤根本不是給香港人買,是給內地富商的。」

林表示,即使不考慮一手樓,二手樓或舊樓亦受整體樓價高企而水漲船高。「新樓給內地人掃光,已置業的港人想換樓也不成,整體市場單位流動少,價錢自然貴!」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隨着更多內地人在港升學及工作,相信藍籌屋苑很快亦成為內地客的目標。黃表示,港府須研究保障本地人的措施,包括推售只供香港永久居民可購的限呎樓,但轉售可只限首次置業者。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限制境外人士在港置業,明顯有違香港一貫推行的自由市場政策。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最有效解決方法是增建居屋,甚至考慮效法新加坡和澳洲,限制非本地買家購買。
 
************************************************************************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港聞
 

公屋資源 短期難瓜分

中港矛盾除在港人置業體現外,市民亦關注公屋資源會被雙非童瓜分。政府消息人士指,申請資助房屋者需滿18歲,有關福利短期內應不會「淪陷」,長遠則要詳細評估。

據悉,房屋署評估公屋長遠需求時,一般只採用統計處編製人口和住戶推算數字,最重要是確保平均輪候時間約3年。雙非童來港居住,對公屋或其他資助房屋的需求,政府是「心中無數」。

過去有房委會委員曾透露,多年來約3成內地新移民對入住公屋有需求,若以每年約3萬個雙非童在港出生推算,最壞情況是每年需提供近1萬公屋單位,佔平均每年公屋興建量約三分二。

公屋申請人須滿18歲,故父母均非港人的在港出生嬰孩,縱使符合7年居港年期規定,亦要長大成人,才可成公屋申請者。

消息人士表示,莊豐源案距今約11年,未來數年、即下屆政府任期內,這些雙非童都不可能藉個人身份,與港人競爭公屋資源。當局似乎沒考慮雙非童的父或母若取得居留權,利用孩子以「假單親」合法插隊申公屋,比須住滿7年新移民家庭,更快取得公屋福利。
撰文:黃偉超
 
 
 
hke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