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高盛的兩種貪婪
2012年03月16日
因為一篇叫《 Why I Am
Leaving Goldman Sachs》的文章,兩天前一夜成名的高盛前員工 Greg Smith告訴我們,
12年前他初出茅蘆加盟這家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投資銀行時,高盛仍然擁有那種客戶至上的文化,不過至今已蕩然無存,變得短視、自利。所以他無法再埋沒良心,
在這家失卻靈魂的華爾街第一大行混下去。
從不理客戶需要
Smith這篇在他離職同一天發表在《紐約時報》的文章,引爆了新一輪有關金融業營商道德和政府規管的爭論,也是近年不斷被指控損害客戶利益自肥的高盛,最新一次公關災難。
Smith
提到,他參與的高盛會議,開口埋口都是討論如何通過與客戶交易,賺最多的錢,從來不會花一分鐘分析客戶的需要。向客戶轉讓高盛自己持有但潛力見頂的資產,
又或推銷那些沒有流通量、沒有人明白真相、只有三個字母縮寫的衍生產品,才是高盛中人證明自己能夠為公司搵銀的升職上位之道。
他的文章沒有詳細交
代高盛文化異變的背景。根據《 The Partnership》一書,高盛主席 Lloyd
Blankfein(布蘭克費恩),為了回應商業銀行涉足投行業務的挑戰,不惜擁抱利益衝突,將自營買賣與出任客戶代理人這兩大業務的傳統分隔,完全打
破。結果是高盛出任客戶的財務顧問或資金管理人的同時,又積極用自己的資本做坐盤交易,成為客戶的交易對手。
Smith指高盛為搵快錢,不惜犧牲客戶利益,應該就是在這種經常戴兩頂帽的利益衝突下發生。
機制難自我修正
有人向媒體放風,試圖貶低文章的份量,指這名大學畢業後即加入高盛的 Executive
Director,只是一名駐倫敦的中層職員——高盛全球有 3.3萬名僱員,當中 1.2萬人都是
ED。他離職前任歐洲、中東和非洲區的美國股本衍生產品主管,其實手下沒幾人,連同花紅去年薪酬「只有」 50萬美元。按高盛的標準, 33歲的
Smith的升職速度和表現,不算特別標青,對自己事業也許不無怨懟。
還有一種輿論反應,認為即使
Smith所言正確,也毋須政府或其他人插手,因為建基於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有自我修正的機制。高盛為了短線利益而得失客戶,必會受到客戶離棄的懲罰,
Long-term Greedy會引導高盛自行調整。如果企業始終未能自我修正,則必然走向沒落,是有益於經濟的創造性破壞。
我恐怕事情沒有
這樣樂觀。短線的逐利行為,因為誘因機制的失誤,可以持續一段長時間而得不到修正。當高風險、犧牲客戶利益的交易,可以在短期內為個人帶來巨額獎勵,只要
夠狠,人人都有機會在 40歲前搵夠以億美元計、足以退休的巨大財富, Long-term Greedy勢必讓路給 Short-term
Greedy。
短線逐利變貪婪
高盛的客戶,全是一線的基金和大銀行,是金融市場中最 Sophisticated的參與者,沒有理由長期讓高盛予取予攜。但這些客戶大部份也不過是運用他人資金的代理人,他們追求的,也未必是自己客戶的長線利益,而一樣是本身的短期貪婪。
Greg Smith透露,高盛內部原來喜歡稱客戶為一如笨蛋的布偶( Muppets),反映高盛精英視客戶為待宰羔羊。如果高盛的星級客戶,都不過是 Muppet的話,其他與金融機構打交道的尋常客戶,怎會不變成任由宰割的肥肉?
香港人最有切膚之痛的親身經歷,除了迷你債券之外,也包括強積金吧?!
丘亦生
金融中心 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丘亦生
金融中心 fan p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