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雙倍印花稅 工商舖連環撻訂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



http://www.hket.com/store/IMAGE/HKET/2013/201302/20130226/HKET20130226AA01BTL.jpg





新稅措施問與答



商舖撻訂個案

雙倍印花稅 工商舖連環撻訂

油麻地舖摸貨不成 料損失逾150萬

政府上周五推出「雙倍印花稅」,矛頭直指炒風熾熱的工商舖市場,過去兩天錄得數宗舖位連環撻訂個案;油麻地廟街一個涼茶店地舖,資深投資者於出招後撻訂,損失約150萬至250萬元,市場料短期內會出現撻訂潮。

業界人士指出,由於商舖涉及交易金額較大,動輒超過2,000萬元,需要繳交的印花稅金額更大,投資者無利可圖下,惟有選擇撻訂離場。其中油麻地廟街134號地下,原本由涼茶店自用多年,早前以5,000萬元割愛售予一名活躍商舖市場的林姓投資者。

前綫地產代理透露,由涼茶店以售後租回形式出售,每月租金約14萬元,故該名林姓投資者購入舖位後即時以6,000萬元放摸(以確認人身份轉售),承接摸貨的買家仍有約2.8厘回報,若非政府出招,投資者有機會可以成功摸出。

倘6千萬購入 新稅達510萬
但政府出招後,新買家若以6,000萬元購入上述舖位,單計稅項已達510萬元,尚未計代理佣金及其他雜項支出,大大減低短炒機會,該名投資者於是選擇撻訂離場。若以市場慣例,商舖臨時訂金為交易金額3%至5%計算,即林姓投資者損失150萬至250萬元離場。

除上述個案外,消息透露,一名冼姓投資者於出招前一天(上周四),以2,350萬元購入西環德輔道西370至372號地下一個800平方呎的地舖,翌日即遇上政府出招,結果昨日宣告撻訂離場。

不看好商舖 借勢蝕讓減持
事實上,昨日市場先後錄得3宗商舖撻訂個案,共涉及逾8,000萬元資金,是政府去年底推出「雙辣招」遏抑住宅炒賣後,罕見的場面。而撻訂人士不乏具實力的炒家,反映他們對政府出招後的商舖市道甚不樂觀。

活躍於商舖市場的資深投資者蔡志忠昨稱,短期內市場仍會有一批炒家撻訂或蝕讓離場,這並不代表政府出招後,商舖價格會大跌,只是個別炒家不看好短炒市場, 借勢撻訂或蝕讓減少持貨量,所以呼籲用家不妨趁機向投資者大力鋤價。以他個人為例,現時有約10個舖位放盤,當中有一半以摸貨形式叫賣,這批舖位或會減少 賺價放售,其他舖位則作中長綫投資。

要提價逾20% 才有利可圖
中原工商舖營運總監潘志明認為,政府上周推出的「雙倍印花稅」,對於短炒投資者影響極大,過去他們一般提價10%至20%便可摸售,現時要大幅提價20%以上才有利可圖,故預期工商物業短炒比例會急跌,相信佔整體市場不足3%。

撰文:黎煥成

***********************************************************************************************************

要聞


投資者度蹺 3招避新稅

「雙倍印花稅」上周六(23日)開始徵收後,交易成本大增,投資者各出奇謀拆招,包括使用公司轉讓方式交易、全層物業拆細出售,及主攻200萬元以下細價物業等。

公司轉讓方式 多涉大型買賣
過去投資者均會以公司轉讓形式出售物業,以避過物業交易稅項,尤其以億元計工商物業,不時出現以此方式轉手。如去年理文造紙李氏家族以32億元,向基金購入北角電氣道169號商廈,便以公司轉讓方式成交。

此方式既可避過原先4.25%從價印花稅,及新增印花稅,若涉及大型買賣,如逾10億元買賣涉及印花稅金額較多,不少買家都用此方式轉售。

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稱,近日工商物業投資者見有新增稅項,漸部署以公司轉讓方式交易,料個案將陸續增加。他又指,買賣公司涉及雙方聲譽,包括公司背景及債務等,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只適合個別投資者。

拆售單位省稅 轉炒細價工廈
此外,印花稅率乃根據交易金額遞進,一個全層物業成交價2,000萬元計,新的從價印花稅率為8.5%,涉及金額達170萬元;但倘拆細10個單位出售, 各單位從價印花稅率僅為1.5%,涉及金額3萬元,10個單位亦僅涉及稅款30萬元,較以全層形式出售節省140萬元稅款。

惟律師黃嘉錫指,若由業主或發展商分拆予不同買家,在合乎地契、法律要求下,的確可以進行拆售。但若是售予單一買家,在新稅下,稅局有權當作是單一成交,並按照總成交金額計算印花稅。

他又補充,若多宗成交日期太接近,甚至是同一日,稅局很大機會當作是同一宗成交看待。

投資者在新例下,交易成本增加,尤其購買單位即要支付「雙倍印花稅」,令摸貨成本大增,料短期摸貨活動減少,部分投資者更會轉投較細價的工廈市場。

撰文:余敏欽、梁建國
***********************************************************************************************************

要聞


商場分拆摸售 減價放盤湧現

過去近4個月,市場至少有10個商業項目拆售,面對政府首度向非住宅物業出招,個別拆售項目或存在撻訂危機。

政府去年10月推出雙辣招至今,市場有逾10個商廈、銀座式商廈及商場項目拆售,除中環安蘭街18號及尖沙咀嘉芙中心外,其餘項目拆售單位,均在短期內沽清。

商廈買家資金足 未受影響
銀碼較大的銅鑼灣銀座式商廈OLIV,呎價3.7萬至4.2萬元,全數18層上周四獲預留,並於翌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成功避過「雙倍印花稅」,但據悉有4層買家尚未簽約,另市傳有個別買家口頭放摸。

上月初推出的銅鑼灣THE SHARP,至今錄得至少3宗摸貨獲利個案。本月初有中層單位不足1個月摸出,帳面賺1,100萬元。

有代理指,上述兩個項目的買家較具實力,早有兩手準備,預留資金上會,故未有受政府出招影響而減價求售。

地皇廣場 上月錄2宗撻訂
出招後,其餘拆售項目亦暫未聞撻訂或劈價,其中尚有小量餘貨的嘉芙中心,成交期為本年6月,據知有放摸業主願意提供少於10%的減價空間。

另一邊廂,商場拆售放摸情況較嚴峻,有拍賣行指,出招後接獲劏舖放盤突然增加,較出招前多逾3成,主要為首都廣場及地皇廣場,叫價有3%回落,出貨心切。

惟劏舖業主不乏住宅及小成本投資者,資金非充裕,且盤源多競爭大,不少在出招前早已減價或蝕讓求售,地皇廣場上月更錄兩宗撻訂,隨着該商場距離成交期不足1個月,不排除續有撻訂情況出現。

撰文:李彤

hket.com

2013 - 2014 財政年度 政府 財政預算案 - Budget





二零一三至一四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

增加住宅土地
100. 政府在私人住宅土地供應的目標,是維持每年平均提供可興建約二萬個單位的土地。政府來年會繼續增加土地供應,在二零一三/一四年度賣地計 劃中,我們納入四十六幅住宅土地,總共可供興建約一萬三千六百個單位,其中二十八幅是新增土地。我們會繼續沿用按季預先公布政府主動賣地的安排,視乎市場 需要,靈活供應住宅土地。綜合下一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應的各個主要來源,包括政府賣地計劃、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項目、地契修訂/換地或其他私人 發展項目,下一年度的房屋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二萬五千八百個私人住宅單位。發展局局長會在明天宣布下一年的賣地計劃。

101. 公營房屋方面,我們已向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提供足夠土地,於二零一二/一三年起的五年內,興建七萬九千個公屋單位,以及由二零一六/一七年起四年內,興建約一萬七千個新居屋單位。
短期私人住宅供應
102. 我在上星期五推出兩項管理需求的措施,防範樓市風險進一步惡化。我今天不再重複有關細節,但是大家都會同意解決房屋問題的核心是增加供 應。未來三至四年,私人住宅一手市場預計可以提供六萬七千個單位,是二零零七年九月以來的新高。這些單位包括四千個仍未售出的貨尾單位、四萬八千個興建中 而未售出的單位,及可興建一萬五千個單位的熟地項目。
103. 至於二零一三年的私人住宅供應,我預計全年可供出售的一手單位數目有二萬四千個,當中包括我們正在加快審批的一萬二千個預售樓花單位、八千個可即時推出的樓花單位,以及四千個貨尾單位。
104. 發展商一般會視乎市場的消化能力調整銷售步伐,不一定會在今年全數推出這二萬四千個單位,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手單位的供應已經回升。在外 圍經濟環境仍然波動之際,我想再次提醒大家,未來利率的走勢會因應不同外圍因素回復上升周期,市民在作出置業決定之前,必須衡量本身的負擔能力,特別是在 按揭利息回升到正常水平時,家庭收入是否足夠應付供款。

                                                                                                                            目 錄 | 下一頁

增加商用土地
105. 除了房屋用地之外,政府亦致力增加商用土地的供應,提供空間給不同經濟活動進一步發展。受外圍經濟放緩、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影響,去年甲級 寫字樓的租金有回落的趨勢。在二零一三/一四年度的賣地計劃中,有九幅商業/商貿用地及一幅酒店用地,可提供約三十三萬平方米總樓面以及約三百個酒店房 間。

106. 我們會加快九龍東核心商業區的發展。完成後,可以提供四百萬平方米的辦公室樓面。我們正研究加快釋放九龍東內兩組政府用地作商業發展,包 括研究搬遷區內相關政府設施的可行性。兩組用地可提供五十萬平方米的樓面。我們亦會跟機管局商討,加快推動赤鱲角機場島北商業區的發展。
107. 位於中環核心商業區的寫字樓有很大的需求。我們會繼續將政府部門遷離核心商業區,騰出更多寫字樓供應市場。廉政公署遷往北角後,騰出美利 道黃金地段的原址;在規劃用途的程序完成後,可發展為面積約四萬平方米的甲級寫字樓。啓德發展區內興建的新工業貿易大樓,將於二零一四年年底落成,工業貿 易署遷入後,可騰空位於旺角的原址,提供超過一萬八千平方米的樓面作商業用途。

108. 律政司計劃於二零一五年遷入舊政府總部,屆時律政司位於金鐘道政府合署的寫字樓,將分配給其他現時在中環及金鐘商業樓宇內辦公的政府部門 使用,釋出區內寫字樓給市場租用。屆時,政府在中環和金鐘租用的寫字樓總樓面,將由現時的二千七百多平方米,減至不足二百三十平方米。
109. 我們正進行重置灣仔海旁三座政府大樓,項目規模龐大,涉及二十九個部門及超過一萬名員工。當有關部門分階段遷往西九龍、啓德和將軍澳的新 政府大樓後,我們會將騰空的樓面出租,增加灣仔甲級寫字樓的供應。我們亦會在適當時候出售這三座大樓,預計可以提供十七萬五千平方米的樓面。



目 錄 | 下一頁


財政預算案



The 2013-14 Budget


Increasing Residential Land

100.    Regarding land supply for private housing, the Government's aim is to maintain on average the provision of land for building about 20 000 residential units each year.  The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land supply in the coming year.  In the 2013-14 Land Sale Programme, we shall include 46 residential sites, which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bout 13 600 units in total.  Amongst these sites, 28 are new sites.  We shall continue the practice of announcing government-initiated land sale arrangements in advance on a quarterly basis, and exercise flexibility in supplying housing land in the light of market demand.  In the coming year, all the major sources of land supply for private housing together, which include the Government's Land Sale Programme, railway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s, projects of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and lease modifications/land exchanges or other private developments, will provide land capable of building some 25 800 private residential flats.  The Secretary for Development will announce the Land Sale Programme for the coming year tomorrow.


101.    On public housing, we have provided the Housing Authority with adequate land to build 79 000 public rental housing flats within five years from 2012-13, and about 17 000 Home Ownership Scheme flats within four years from 2016-17.

Supply of Private Residential Flats in Short Term


102.    I announced two demand-side management measures last Friday in a bid to cool down the overheated property market.  I will not repeat the details of the measures today.  Increasing supply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housing problem.  In the next three to four years, it is estimated that a total of 67 000 first-hand units would come onto the private residential property market, the highest since September 2007.  These include 4 000 unsold units in completed projects, 48 000 unsold unit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15 000 units to be constructed on disposed sites.


103.    As for the supply of private residential flats in 2013, I estimate that 24 000 first-hand units can be offered for sale this year, including 12 000 uncompleted units, for which we are speeding up the processing of their pre-sale consent applications, 8 000 uncompleted units ready for pre-sale and 4 000 unsold units in completed projects.


104.    Developers usually adjust the pace of sales according to market appetite, and may not put all the 24 000 flats on the market this year.  However, we are sure that the supply of first-hand units has seen a rebound.  As the ex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remains volatile, I would like to remind people once again that interest rates are susceptible to various external factors and will resume an upturn cycle in the future.  Before making a home purchase decision, people should assess their ability to afford the property, particularly whether family income can support mortgage payments if mortgage rates are to revert to a normal level.


Content | Next Page
 
Increasing Commercial Land

105.    Apart from housing land, the Government is also committed to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commercial land to provide roo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economic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Rentals of Grade A offices started to drop last year.  This had much to do with the external slowdown and uncertain outlook.  The 2013-14 Land Sale Programme will include nine sites for commercial/business use and one "hotel only" site, providing a total floor area of about 330 000 square metres and some 300 hotel rooms respectively.


106.    We shall expedi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wloon East core business district.  Upon completion, it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an office floor area of four million square metres.  In addition, we are considering speeding up the release of two clusters of government sites for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n Kowloon East, including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relocating the government facilities there.  The two clusters of sites will provide a floor area of 500 000 square metres.  We shall also discuss with the AA way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Commercial District on Chek Lap Kok Airport Island.


107.    There is a huge demand for office space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in Central.  We shall continue to relocat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rom the CBD to release more office space to the market.  The reloc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to North Point has freed a prime site at Murray Road.  Upon completion of the zoning procedures, the site can provide some 40 000 square metres of Grade A office spa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new Trade and Industry Tower at the Kai Tak Development Area by end-2014 will release more than 18 000 square metres of floor area in the Trade and Industry Department Tower in Mong Kok for commercial use.


108.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plans to relocate to the old 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 in 2015, vacating its offices in Queensway Government Offices for use by othe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urrently occupying commercial office premises in Central and Admiralty.  This will release office space in the districts to the market.  By then, the floor area of our leased office space in Central and Admiralty will reduce from the present level of over 2 700 square metres to less than 230 square metres.


109.    We are now proceeding with the relocation of departments in the three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s at the Wan Chai waterfront.  This is a large-scale project, involving 29 departments and more than 10 000 staff.  Upon the relocation in phase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the new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s in West Kowloon, Kai Tak and Tseung Kwan O, we shall rent out the floor space released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Grade A offices in Wan Chai. We shall put up the three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s in Wan Chai for sale in due course,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floor area of 175 000 square metres.


Content | Next Page


2013 - 2014 Budget


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調控樓市新措施推出合時





FacebookMyspaceTwitterXanga

調控樓市新措施推出合時

2013年02月24日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前日下午,我宣布了兩項加強樓市需求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夠防範樓市泡沫風險進一步惡化。消息公布後,不少朋友向我表達了意見,當中有傳媒朋友,亦有議員和學者,他們普遍都支持政府今次的決定,認為目前是推出新一輪調控措施的適當時間。

   2008 年底發生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接連推出量化寬鬆措施,令利率一直維持在超低水平,全球資金氾濫令資產泡沬風險一直有增無減。為了保護我們的金融體系,期望樓 市能夠健康發展,我在過去幾年推出了不同的管理需求措施,包括在2010年11月推出額外印花稅,去年10月推出「加強版」的額外印花稅和引入新的買家印 花稅。

   大家都會同意,要長遠處理住屋問題,必須要靠增加供應,我所提出的管理需求措施都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透過減低某些 買家群組的需求去紓緩供求失衡。一直以來,我嘗試透過這些措施將市場上的買家區別,針對性地增加他們的置業成本,從而減低整體需求。這就是我時常跟同事談 起的「買家光譜」的概念。我最先推出的額外印花稅,是要壓抑炒家短炒,之後再以買家印花稅降低公司買家及海外買家的置業意欲。餘下來的,主要剩下本地的長 線投資者和用家。由於亢奮情緒主導了目前的樓市,單是這批本地買家亦足以構成巨大的需求。

   自從政府去年推出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後,樓市的亢奮跡象曾稍為紓緩。不過,亢奮情緒最近又再度出現,住宅樓價在1月上升了2%,升勢更延續至2月,情況並不理想,令我相信是時候再次推出措施,防止樓市泡沫風險進一步惡化。

   今次政府推出的「雙倍印花稅」,是透過增加所有物業交易的成本去減低入市意欲,經過慎重思考,我決定將印花稅率全面增加一倍。至於200萬元以下的交易,我認為有需要特別處理。

   200 萬元以下的物業交易,印花稅原為樓價的0.75%。2007年,政府決定向這類價格較低的物業提供優惠,相關印花稅大幅減至100元。今次我們將印花稅劃 一提升一倍,若200萬元以下的交易只收取200元,金額明顯低於其他價格物業收取的印花稅。我擔心這些低價物業成為炒家的獵物,令投機活動更加熾熱。事 實上,根據去年的數字,200萬元以下的住宅交易有超過16,000個。因此,我決定將200萬元以下物業交易的「雙倍印花稅」設為1.5%,即舊稅率 0.75%的一倍。

   為了照顧有實際住屋需要的港人用家,政府決定豁免特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他們打算只擁有一個住宅物業,無 論是首次置業或者換樓,都無須繳付「雙倍印花稅」,只需按原來稅率繳稅。至於「先買後賣」的換樓人士,只要原來的物業能在購買新物業後六個月內出售,亦可 申請退回多繳的稅款。參考近年的住宅銷售數據,有一半的本地買家應可獲得豁免,無須繳付「雙倍印花稅」。

   今次的新措施雖然豁免香 港永久性居民用家和換樓業主,但我必須提醒有意置業的市民,作出置業決定時必須要考慮自己的承擔能力,外圍的風險以及短期內的樓宇供應量。目前的超低利率 環境不可能永遠維持,私樓的供應已經回升,市民置業前必須要考慮這兩項足以影響樓價的事實。

   我過往曾經不只一次指出,為了讓樓市回復健康發展,以及維護香港的金融穩定,我會毫不猶豫在適當的時候推出措施。今次推出雙倍印花稅後,政府會緊密觀察其成效,在有需要時作出適當調節。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月24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年內主動出售九幅住宅地


年內主動出售九幅住宅地



圖片
增加供應: 當局將會主動出售住宅用地,回應市場的需求。

 

年內主動出售九幅住宅地

2011年02月23日
     政府將主動出售住宅用地,以回應市場需求。今年勾地表內的指明4幅住宅用地將推出市場作公開拍賣或招標,並以招標形式出售在勾地表以外的5幅住宅用地,還會透過賣地章程,規定用作興建約共3,000個中小型單位。

     當局也會探討增加土地供應的新方法,並投放約3億元,研究在維港以外進行適度填海和發展岩洞,並展開公眾參與工作。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天(2月23日)發表《2011 - 12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表示,下年度可供出售的住宅用地包括18幅新增土地,連同在早前勾地表內尚未出售的34幅土地,合共52幅土地,可合共提供約16,000個單位。

     連同在南昌、荃灣、大圍、天水圍和將軍澳鐵路上蓋的招標項目、市建局的兩個重建地盤,以及可轉為熟地的土地契約修訂和無須修訂地契的私人重建項目的每年平均數,下年度的私人住宅土地供應估計約30,000 - 40,000個單位,遠高於每年平均20,000個的工作指標。


 短片1/1下載

西鐵項目重新設計

     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將重新設計西鐵沿線6個已獲批准總綱發展藍圖和建築圖則的上蓋物業發展項目,增加中小型單位的供應,並會符合4月1日生效的限制「發水樓」指引。

     從2010 - 11年度起的5年內,估計新建公屋共約75,000個單位,其中在2011 - 12年度及2012 - 13年度,預計分別約有11,200個及16,700個單位落成,其中約84%位於市區。

     至於「置安心計劃」,政府已於青衣、鑽石山、沙田、大埔和屯門等地區預留土地,提供合共約5,000個單位。首個位於青衣的發展項目最快將於明年起接受申請,第2個項目預計在沙田區推出。當局會為「置安心計劃」物色更多適當的土地。

研究發展岩洞方案

     談及增加土地供應時,曾俊華表示會投放約3億元,讓發展局研究在未來數年在維港以外進行適度填海和發展岩洞兩個新方案,並進行公眾參與工作。

     在填海方面,會首先檢視在維港以外曾經被考慮作填海的地點,並同步進行全面覓地調查,識別其他合適的地方。

     在善用岩洞方面,當局會研究制訂長遠策略規劃,在具備岩洞發展潛質的地段預留位置,並探討把污水處理廠和配水庫等政府設施遷往岩洞的可行性,從而釋出土地供房屋及其他用途。

     曾俊華預計,下年度可出售的土地包括60萬平方米商業/商貿樓面面積。添馬艦新政府總部啟用後,原中區政府合署中座及東座將轉作律政司的辦公室,而西座則拆卸重建為甲級寫字樓;當局會參考公眾諮詢收集得來的意見,稍後公布用地的設計、規劃和出售細則。

     政府繼續籌備將灣仔海傍3座政府辦公大樓的部門陸續搬離現址,騰出土地以增加甲級寫字樓供應。

啟德成寫字樓樞紐 

     預計2015年完工的南港島線(東段),有助促進黃竹坑一帶的工廠大廈重建作辦公室用途;位於西九龍的廣深港高速鐵路總站上蓋亦已規劃作優質寫字樓發展。

     為了善用沙中線鐵路站的優勢,當局將在啟德發展另一寫字樓樞紐,預期2015年落成的啟德政府辦公大樓,可望帶動新樞紐內商業辦公室的發展。啟德發展計劃與觀塘和九龍灣前工業區轉型成為寫字樓地帶,將產生明顯的協同效應。

     截至今年1月底,地政總署已批准12宗工廈整幢改裝和3宗工廈重建,另22宗申請正在處理。大部分獲批的項目均位於觀塘及九龍灣,可提供額外辦公室樓面。當局年內會主動出售兩幅分別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商貿用地,藉此加快這兩區的商業發展。

     此外,政府正研究購買工廈改裝為水務署新界西區辦事處,從而為舊工業區注入新動力外,而該署位於旺角核心商業區的原址亦可發展為更具效益的用途。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樓市新招】第二套房印花稅加倍








【樓市新招】第二套房印花稅加倍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推出壓抑樓市新措施,全面上調第二套房的住宅樓宇印花稅,200萬港元或以下的樓宇,印花稅由100元上調至交易金額的1.5%。 其他交易金額的印花稅將會倍增,以目前最高的印花稅率4.25%為例,將會調整至8.5%。

有關措施將於2月23日凌晨起生效,而首次置業人士將可獲豁免有關措施。

【樓市新招】第二套房印花稅加倍



【樓市新招】第二套房印花稅加倍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推出壓抑樓市新措施,全面上調第二套房的住宅樓宇印花稅,200萬港元或以下的樓宇,印花稅由100元上調至交易金額的1.5%。其他交易金額的印花稅將會倍增,以目前最高的印花稅率4.25%為例,將會調整至8.5%。

有關措施將於2月23日凌晨起生效,而首次置業人士將可獲豁免有關措施。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銅 鑼 灣 地 帶 香 港 銅 鑼 灣 記 利 佐 治 街 2-10 號 地 下 、1 樓 及 2 樓 全 層 -Causeway Place

銅鑼灣  最熱黄金娛樂消費旺點

青年潮流衣著飾物, 玩意!!
男女衣著, 個人護理用品, 各適其色!!

中小型創業理想據點, 投資營商絕佳機會!!!











 








 





 






 



 













Upload Date:  20/2/2013


***********************************************************************************************************
Media News & Info: For References Only.





***********************************************************************************************************









銅 鑼 灣 地 帶


銅 鑼 灣 地 帶


香 港 銅 鑼 灣 記 利 佐 治 街 2-10 號 地 下 、1 樓 及 2 樓 全 層 多 間 商 舖

  • 3 層 新 裝 修 購 物 商 場 , 包 括 160 多 間 商 舖 , 銷 售 潮 流 服 飾 及 裝 飾 品
  • 毗 鄰 銅 鑼 灣 地 鐵 站 E 出 口
  • 位 處 銅 鑼 灣 購 物 區 心 臟 地 帶
  • 零 售 化 粧 品 、 潮 流 別 注 服 飾 、 精 品 擺 設 、 名 牌 手 袋 、 裝 飾 品 、 運 動 服 裝 、 別 注 波 鞋 、 紀 念 品 、 模 型 、 塑 像 、 玩 具 等 商 品
  • 定 期 舉 行 推 廣 活 動
樓 面 面 積
  • 總 面 積 約 35,943 平 方 呎 ( 建 築 面 積 )
  • 商 舖 面 積 約 69 至 2,146 平 方 呎 ( 建 築 面 積 )
大 廈 設 施
  • 空 調 系 統 : 盤 管 式 風 機 系 統
  • 行 人 自 動 電 梯 數 目 : 4 部
  • 客 用 升 降 機 數 目 : 1 部
鄰 近 公 眾 停 車 場
皇 室 大 廈 
Causeway Place
Numerous shop units on Ground Floor, and the whole of First and Second Floor, No. 2-10 Great George Street, Causeway Bay, Hong Kong.
  • A newly refurbished 3-storey shopping arcade encompassing more than 160 shops trading chic fashion items and accessories
  • On the brink of Causeway Bay MTR Station (Exit E)
  • Located at the heart of Causeway Bay shopping area
  • Made for retailers of cosmetics, trendy fashion items, ornaments, branded handbag, accessories, sportswear, souvenirs, models, figures, etc.
  • Promotion campaign launched periodically
Floor Area
  • A total area of 35,943 sq. ft. (G) approx.
  • Shops ranging from 69 sq. ft. (G) to 2,146 sq. ft. (G) approx.
Building Facilities
  • A/C System : Fan coil system
  • No. of escalator : 4
  • No. of passenger lift : 1
Neighbouring Public Carpark
  • Windsor House
Leasing Hotline : 2864 4549 / 2864 4207 / 2864 4401